一、教研室概况
口腔解剖生理教研室原属于口腔医学基础课程教研室,于2014年独立出来。现有教师9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
教研室组织并承担五年制口腔本科员工《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任务。通过《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阐明牙体组织结构形态以及人体颌面颈部的形态层次关系等,紧密结合临床,为后续口腔临床工作提供必要的口腔解剖及生理知识。在教材建设方面,结合教研室现状及学科的发展,制作并逐渐完善CAI课件和教学模型。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将PBL教学模式应用到解剖生理教学中,培养员工的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整体思维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调整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将学思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动手动脑结合起来,不断培养员工的创造性思维。教研室老师均同时兼任口腔临床工作,授课期间组织员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学习小组活动,充分培养员工学习基础理论的严谨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观能动性。
二、 课程简介
《口腔解剖生理学》是口腔医学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以口腔、颅、面、颈部诸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教学活动包括基本理论、技能训练以及课后扩展三个板块。
三、团队力量
四、科研工作
教研室近五年来共承担科研项目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市级课题4项,教改项目2项。发表文章10余篇。
主要文章列表:
1. Strain Stimulations with Different Intensities on Fibroblast Viability and Protein Expression.
2.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Analysis in 3D Position of Maxillary Denture.
3. 固定正畸患者首次治疗后24小时正畸疼痛评分与咬合功能相关性分析,重庆医学,2017(9),3641-3643.
4. 骨性II类错合牙萌出高度与下颌平面角的相关性研究;太阳成集团学报, 2017 , 42 (4) :464-467.
5. 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 (9),5-9.
6. 高角骨性Ⅲ类错错颌牙齿倾斜位置特征;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9(37),04.
7. 口腔数字化影像及模型在牙体解剖生理学及牙合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06).
8. 氟骨损害的相关信号通路机制及其交互调控作用;环境与职业医学,2021,38(07).
9. 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Ⅲ类错牙合颅-舌骨的平面投影关系,中国临床解剖杂志社解剖学杂志,2021.39(03).
10. 饮水型慢性氟中毒大鼠硬组织氟蓄积的对比研究.环境与职业医学,2022,39(02):174-178.
11. 大鼠髁突软骨下骨骨微结构生长发育的特征.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2,26(32):5162-5166.
12. 骨微结构水平观察染氟对大鼠髁突软骨下骨生长发育的影响,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22,41(08):626-633.
13. 骨性Ⅲ类均角错牙合牙颌特征及其与下颌骨位置相关性分析,中国美容医学,2022,31(08).
五、教学活动
充分利用实验室仿真模型教学系统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分层次的教学扩展活动覆盖全院各年级员工,可潜移默化开展早期专业教育思想,体现教研室教学的生动性和吸引力。
牙体绘制
教师精心指导视频教学
员工雕牙作品
头骨模型拼接比赛
六、教学改革
引用《人体解剖学》数字化教学手段,如解剖教学软件、教学标本数字标签等,帮助员工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和复习巩固,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3D颅面解剖教学软件